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关爱健康 > 母亲健康 > 孕期健康

孕妇贫血的饮食调养方案

本文Tag标签:孕期健康  

  妊娠时由于血容量增加,会出现生理性贫血,但如果血红蛋白在100克/升以下,红细胞低于正常值,或有红细胞形态或染色体上的改变,则属于病理性贫血。

  贫血的主要表现有头晕、乏力、腿软、食欲减退、面色苍白、指甲无华、唇淡等症。若贫血严重,会使体质虚弱而引起临产时子宫收缩无力、滞产或虚脱,甚至休克。同时也会使胎儿体内贮存的铁减少,这种情况下胎儿即使在出生时没有贫血,但日后正常的儿童也易患贫血病。

  此症多发生于妊娠的中、后期,由于妊娠初期出现的呕吐,使得孕妇的膳食摄入不足,营养不良。妊娠后期,孕妇母子需要的营养剧增,饮食一时供给不上而出现了贫血现象。孕前有寄生虫病、肝肾疾病者,也容易在妊娠后出现贫血。

  孕妇常见贫血为缺铁性贫血。孕妇从怀孕第4个月起,自身血液量骤增,需要大量的铁,同时胎儿发育也需要较多的铁。孕妇每天铁的需要量由非孕时的1至2毫克,增加到4毫克以上,而每天三顿食物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。同时,孕妇早期的恶心、呕吐及妊娠反应,造成胃酸的大量丢失,使食物中的铁不能充分吸收,使造血的原料不足,形成缺铁性贫血。所以,大约有1/4的孕妇患有缺铁性贫血。

  (一)妊娠第5~6个月为贫血易发期

  孕妇在怀孕第5或第6个月时很容易发生贫血,这是因为胎盘和胎儿的发育都要增加血液量,以致铁的供给量要达到怀孕前的2倍。另外,孕妇本身胃酸减少也影响膳食中铁的吸收。为此,妊娠第5个月以后孕妇要通过饮食摄取足够的铁质。如果孕妇缺铁对孕妇、胎儿都会造成危害,如胎儿宫内生长迟缓,足月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克,胎儿出生容易发生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。产妇分娩时发生宫缩无力,产程延长,产后出血多等情况。

  孕妇预防贫血的方法是,多吃瘦肉、家禽、动物肝及血,以及蛋类,并且要多吃蔬菜和水果,这些食物含铁、维生素C多,有利于铁的吸收。豆制品和面食含铁多,吸收率也高,孕妇宜多吃。只要从饮食上有意识地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,一般孕妇可预防缺铁。

  (二)孕妇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

  (1)妊娠期孕妇常见为缺铁性贫血,主要是妊娠期铁的需要量增加。妊娠期间胎儿发育成长和子宫增大需要铁。此外,还需要储备铁供应分娩时失血和产后哺乳的消耗。因此,孕妇于妊娠后期体内需要的铁量每日达4毫克左右,比妊娠前需铁量(1毫克/日)高4倍。

  (2)食物中营养不足。孕妇饮食中缺乏铁质、蛋白质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都可引起贫血,尤其早孕时因恶心、呕吐反应较重而少食、挑食、不进肉食等会造成营养不足性的缺铁。

  (3)铁吸收障碍。食物中所含铁质,必须先经胃液中盐酸的作用,转变为亚铁盐才能被小肠吸收到血液中,然后送到骨髓中造血。然而,孕妇有胃肠道反应者,往往胃肠功能减弱,胃液分泌不足,胃酸减少,使含铁物质在胃中不能转化,吸收困难,因此体内因缺铁而产生贫血。

  (4)急性或慢性失血者。孕妇在怀孕前曾有急性出血未经彻底治愈而贫血者,或妊娠期间持续小量出血,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肾盂肾炎、痔疮出血等,都可引起贫血。

  (5)肠道寄生虫病。如钩虫病引起的贫血相当多见。

  (6)多胎妊娠、生育过多过密、哺乳时间过长都会引起贫血。

  (三)孕妇贫血的预防措施

  孕妇解决贫血问题,主要是靠饮食调养和适当补铁剂。

  (1)调节饮食,加强营养。孕妇每天都要适当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,如猪瘦肉、牛肉、猪肝、猪血、蛋黄、黑木耳、河蟹、田螺、海带、香菇、芥菜、白菜、黄豆制品、芹菜以及西瓜子等。

  (2)补充铁剂。孕中期服用硫酸亚铁每日0.3克,每日服用3次,同时可服用维生素C0.1~0.2克,每日3次,以促进铁的吸收。服铁剂时,不要喝茶和牛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。

  (3)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。叶酸缺乏者,可每次口服叶酸10~20毫克,每日3次。维生素B12每日肌内注射100~200微克。

  (4)如发生重度贫血,特别是血容量不足时,可适当输血,以保证孕妇和胎儿身体健康。

  (四)孕妇患缺铁性贫血不宜喝牛奶

  妊娠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喝牛奶。原因有:①牛奶虽然营养丰富,但铁的含量很低,不适合做患者的补铁食品,②食物中的铁摄人人体内,必须在消化道中转化成亚铁后才能被吸收利用。但这一转化易受牛奶中高磷、高钙的影响。如果患者喝牛奶,铁与牛奶中的钙、磷盐结合成不溶性的含铁化合物,使体内的铁排出体外,就会使人体内铁质更不足。

 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,患妊娠缺铁性贫血的病人,一定不要多喝牛奶。

  (五)孕妇贫血需补充维生素B12

  维生素B12具有促进红细胞生成,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的作用。妊娠期维生素B12供给不足,孕妇可患巨幼红细胞性贫血,新生儿也可患贫血。在妊娠过程中,胎儿不断地将维生素B12贮存于肝脏,足月胎儿体内共贮存约30微克。如果孕妇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12,新生儿也会缺乏维生素B12,这对新生儿发育不利,甚至患贫血症,胎儿的畸变发生率也可能增加。维生素B12在食物中的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物,豆类经发酵也含有维生素B12,如牛肾、猪心、虾、牛肉、鸡蛋、牛奶、奶酪以及臭豆腐、豆豉、黄酱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2。

  (六)孕妇需要补充铁的量

  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,妇女在妊娠期铁的需要量明显增加。这是因为,除母体每日必须摄取一定量的铁以补充自身的消耗外,尚需贮存相当数量的铁,以备分娩时失血而造成铁的损失;同时,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,除造血和肌肉组织需要一定量的铁外,还需要贮存一部分铁在肝脏内,供出生后约6个月的消耗,因为母乳中含铁量几乎没有。所以,妇女在妊娠期,如果不重视补充铁质,孕妇往往出现贫血,胎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,甚至出生后就会出现贫血。有专家估计,妊娠期铁的总需要量为1000~1360毫克。

  孕妇体内1000毫克的铁分布为,胎儿需铁400~500毫克,胎盘需铁60~100毫克,子宫需铁40~50毫克,母体血红蛋白增多需铁400~500毫克,分娩失血需铁100~200毫克。我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在孕后期每日铁供给量为28毫克。

  (七)孕妇宜多吃含铁的食物

  日常食物中很多食物都含有铁质,但人体对食物中铁的吸收率不同,故应有所选择。植物性食品中含有较多的植物酸盐、草酸盐和碳酸盐,它们易与游离出来的铁形成不溶性铁盐,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。动物性食品中的铁主要在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与卟啉结合而存在,不受植物酸盐等外界因素的影响。因此,孕妇应多食用富含铁的动物肝脏、肌肉、动物血和鱼等食物,以补充铁的额外需要。

  以下食物每100克所含铁量是:猪肝25毫克,海带150毫克,鲜海蜇9毫克,炒榛子仁41.5毫克,油菜3.4毫克,芹菜8.5毫克,菠菜1.8毫克,樱桃5.9毫克,山楂2.1毫克,芝麻酱5.6毫克,小米4.7毫克,猪瘦肉0.7~2.3毫克,猪血7.6毫克,鲤鱼1.85毫克,鲫鱼2.5毫克,带鱼1.2毫克。

  (八)孕妇多吃瘦肉有利于铁的吸收

  人体的吸收试验发现,对各种动物(猪、牛、羊、鸡等)的瘦肉和肝脏中铁的吸收率高,约有20%,一些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率只有百分之几,例如大米只有1%。原因是动物体内的铁,其存在形式更易于被人体小肠吸收和利用。

  另外,动物肌肉中存在着促进非动物铁吸收的物质,对食物中的非动物铁有促进吸收作用。比如,单独吃玉米膳食的铁吸收率只有2%,而玉米加牛肉后,铁吸收率就达到8%。这就是动、植物食品的协同作用。

  孕妇铁需要量骤增,共需铁1000毫克,很难从一般饮食中得到满足。因此,孕妇多吃一些动物瘦肉、肝脏和动物血含铁量高的食品以补充大量的铁是必要的。

  (九)孕妇吃水果并非越多越好

  水果富含维生素、营养也比较丰富,适合孕妇食用。但是,孕妇如果不加节制、盲目地过多食用水果,就会对身体带来损害。

  水果中除含有90%的水分外,还含有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和维生素C,这些糖类很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。糖会产生热能,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能产生418~836千焦(100~200千卡)的热能,相当于一碗米饭所产生的热量。果糖和葡萄糖经代谢还可转化为中性脂肪。这些不但会使孕妇体重迅速增加,而且很易引起高脂血症。所以,一般主张孕妇每天水果摄人量不应超过800克,而且应该在饭后食用才不至于影响食欲。有贫血的孕妇尤其不要吃石榴、杏子等,以防加重贫血。

  (十)孕妇贫血的膳食原则

  (1)补充含铁食物:尽量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,如海带、紫菜、木耳、香菇、豆类及其制品、各种肉类、禽蛋类、动物的肝、肾等。

  (2)补充高蛋白饮食:高蛋白饮食一方面可以促进铁的吸收,另一方面也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物质。

  (3)促进铁的吸收:在酸性环境中,尤其是胃酸能将食物中的铁游离出来,并能增加铁盐的溶解度,有利于铁的吸收。烹调时尽量应用铁制饮具。有人发现,用铁制炊具烹调通心面时,食物中的铁含量可高达87.5毫克/100克。

  (4)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:对长期偏食和素食的人,要进行“营养与疾病”的宣传和教育,使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。

  (5)多增加维生素C:维生素C具有增进铁吸收的作用。饮食中要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等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